“2018特種粉末冶金及復合材料制備/加工第三屆學術會議”第一輪通知
各相關單位:
為推動我國新材料產業的科技創新,提升特種粉末冶金及復合材料領域的技術進步和學科發展,搭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設備制造商之間的學習、交流、合作平臺。中國有色金屬學會、中南大學、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等單位擬于2018年12月21-23日在湖南省長沙市共同舉辦“2018特種粉末冶金及復合材料制備/加工第三屆學術會議”。
材料工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是發展先進制造業和高技術產業的物質基礎,在航天航空、海洋、軍工、國防、核能、汽車工業等更是不可缺少。加快推動技術創新,引領材料工業升級換代,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保障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本次會議旨在促進學術界、產業界、企業界的溝通與聯系,為與會人員提供多種形式的交流機會,會議將圍繞難熔金屬、高溫合金、粉末冶金、硬質合金、高性能合金、金屬基與陶瓷復合材料、摩擦材料、結構材料、表面涂層與防護技術、制備與加工技術、材料基礎科學等最新進展情況展開討論。
本次會議將邀請國家相關部委、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領導,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和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就國家相關政策和技術水平的發展做專題報告。本次會議將匯聚國內本領域最具特色的高校、研究機構和領袖企業,探索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深度融合,對特種粉末冶金與復合材料先進科技成果的發展水平進行探討,總結國內外各類材料先進生產工藝,并結合典型工程實例進行歸納和對比分析,對指導我國有色金屬材料、復合材料制備與加工技術的提高和發展,保證有色金屬材料行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歡迎各企業單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設備廠家積極參加。
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詳情見附件: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中南大學
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2018年10月
附件一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學會
中南大學
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承辦單位: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寧鄉高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有研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廣東省材料與加工研究所
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北京工業大學 江西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河南科技大學 吉林大學
廣東省科學院 合肥工業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燕山大學
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加工國家重點實驗室
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
支持媒體:《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中英文版)》、《稀有金屬(中英文版)》
《中國金屬通報》、《中國材料進展》、《材料工程》
《有色環?!贰ⅰ逗娇罩圃旒夹g》、中冶有色技術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ghtweight Materials and Manufacture》
二、會議時間、地點
時間:2018年12月21-23日 地點:湖南長沙(詳見二輪通知)
三、分會場設置及征文內容
(一)分會場設置(召集人排名不分先后)
1、先進粉末冶金材料分會場
召集人:劉詠、熊翔
支持單位: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
2、高溫、難熔金屬及硬質合金材料分會場
召集人:范景蓮、羅來馬
支持單位:中南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3、金屬基、陶瓷基復合材料分會場
召集人:鄭開宏、王娟、馬宗義
支持單位:廣東省材料與加工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4、高性能輕合金材料分會場
召集人:李志輝、喻海良、管仁國、李錫武
支持單位: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南大學、東北大學、有研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加工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材料科學與工程委員會
5、增材制造和特種制造分會場
召集人:史玉升、湛利華、趙龍志
支持單位: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華東交通大學
6、表面涂層與防護分會場
召集人:彭曉、郭洪波、肖來榮、李爭顯
支持單位:南昌航空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南大學、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
7、數值模擬仿真、性能檢測與微結構表征分析技術分會場
召集人:陳星秋
支持單位: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8、先進凝固科學與技術分會場
召集人:李大全、王同敏
支持單位: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大連理工大學
(二)征文內容
1、難熔金屬材料;
2、高溫、高熵合金材料;
3、先進金屬結構材料;
4、粉末冶金材料;
5、鈦和鈦合金材料;
6、先進鋁、鎂、鋰合金材料;
7、金屬基復合材料;
8、高性能陶瓷材料;
9、多孔金屬材料;
10、碳纖維復合材料;
11、智能仿生與超材料;
12、硬質合金、特種合金材料;
13、新型摩擦材料;
14、3D打印用材料;
15、金屬間化合物材料;
16、表面涂層與防護技術;
17、金屬注射成型、變形加工控制技術;
18、金屬構件增材制造工藝技術;
19、合金微觀組織控制和成型加工技術;
20、異質材料連接技術;
21、材料計算模擬與測試技術;
22、先進凝固科學與技術;
23、機械制造加工材料及應用;
24、高端材料解決方案。
四、分會場申請
全國科研設計機構、大專院校和企事業單位及管理機關,均可申請承辦分會場,承辦方式為獨立承辦或聯合承辦。請各單位積極申辦,大會組委會將根據申辦情況擇優安排,詳細要求請聯系會務秘書處,申辦截止日期2018年11月20日。
五、會議安排、征文及其他說明
1、本次會議由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負責全面組織、招商、酒店協調、費用收取、發票開具等會務工作。會議代表注冊費 2400 元/人,在校學生憑學生證收取1500元/人。
2、參會代表請務必提前填寫參會回執表,發送至回執表上的郵箱,以便會前統計,沒有提前填寫回執表的代表,現場將不能保證會議資料,回執表見附件二。
3、交通食宿安排:會議推薦酒店入住,或代表自行選擇會場周邊酒店入住,交通及住宿費用自理,會議期間統一安排用餐。
4、本次會議以學術成果、論文、口頭交流及墻報為主,會議分為特邀報告與分會報告(大會主旨報告30分鐘,大會邀請報告25分鐘,分會邀請報告20分鐘,一般報告15分鐘),墻報作者請于12月10日之前提供中文題目給會務組,并提前自行制作,開會時帶至會場按照編號自行粘貼,墻報尺寸為90cm(寬)*120cm(高)。
5、本次會議面向全國征集論文和摘要,論文和摘要請發送E-mail到:ysjs@china-mcc.com,摘要截止日期為12月1日,摘要集出版日期為12月初,投遞摘要時,文件保存為 Word 97-2003文檔并請命名為
報告摘要/參會摘要+數字(分會場序號)+作者名+單位+粉末冶金提交。論文全文截至日期為12月20日。本次會議不印刷論文集,只印刷摘要集,參會代表可選擇投遞摘要或者全文,未發表的優秀論文會后將推薦至核心期刊,如通過審核正式發表,作者自付版面費,歡迎廣大科研技術人員投稿。如需申請報告的代表,請務必12月1日前提交中文摘要,摘要投稿截止后,將所有摘要分類整理,發給組委會及各分會場主席,負責摘要的遴選和優秀論文的推薦工作,確定分會場特邀報告及一般報告的人選。具體的摘要名稱與格式要求,見附件三。
6、為了加強產學研用合作對接,本次大會將面向全國征集與會議主題相關的科研成果與技術需求,并將在會議上整理印刷,作為會議成果,促進產學研用會后對接交流,具體格式,見附件四。
7、為推動我國特種粉末冶金及復合材料的發展及推廣應用,歡迎國內外有關公司及機構贊助本次會議。我們將以在會議文集上刊登廣告、提供小型展位等多種方式宣傳贊助單位,為贊助單位提供擴大市場、拓展業務的良機,贊助方案見附件五。
8、會后資料請掃描關注有色技術平臺二維碼下載:
六、組委會聯系方式
聯系人:白宇
手 機:15910835525 (微信同號)
電 話:010-68807312 傳 真:010-88796961
郵 箱:baiyu1988@163.com 網 址:www.china-mcc.com
附件:學術組織機構
1、大會主席
賈明星 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長
2、學術委員會
名譽顧問:(排名不分先后)
鐘 掘 中南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曹春曉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院士
何季麟 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工程院院士
屠海令 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克崧 廣東省新材料研究所、中國工程院院院士
丁文江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謝建新 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華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潘復生 重慶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聶祚仁 北京工業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任:
黃伯云 中南大學、中國工程院院士
副主任:(排名不分先后)
周科朝 中南大學副校長
熊柏青 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哲峰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副所長
劉 敏 廣東省科學院副院長
范景蓮 中南大學教授
關紹康 鄭州大學副校長
王 浩 新型陶瓷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易健宏 昆明理工大學副校長
張忠健 硬質合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張福成 燕山大學副校長
鄭 旗 寧鄉市委常委、寧鄉高新區黨工委書記
委員:(按姓氏拼音)
鮑澤彬、曾克里、陳 鼎、陳星秋、陳玉勇、成會朝、成來飛、
崔洪芝、代明江、鄧暢光、董 闖、杜 勇、段吉安、甘國友、耿 林、
宮聲凱、龔浩然、管仁國、郭洪波、韓 勇、郝 亮、黃元春、江 勇、
蔣顯全、蔣業華、李才巨、李大全、李金國、李樹奎、李錫武、李曉謙、
李應舉、李爭顯、李志輝、李 周、粱淑華、林均品、劉 濤、劉向中、
劉雪峰、劉永長、劉 詠、呂 堅、馬青松、馬宗義、彭 曉、錢九紅、
邱耀弘、曲選輝、沙江波、石應江、史玉升、舒 軍、宋 旼、田家敏、
王海鵬、王金淑、王 娟、王社權、王同敏、吳運新、伍尚華、肖伯律、
肖來榮、肖 鵬、熊 翔、熊惟皓、徐 濤、楊青青、楊亞峰、楊院生、
易丹青、余 剛、喻海良、湛利華、張德良、張 荻、張永安、趙鴻金、
趙永慶、趙龍志、鄭開宏、鐘景明、周新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