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材料在線|
發表時間:2017-10-10
點擊:12331
今年是CCDIS中國汽車設計(國際)峰會的第七屆。
不知不覺,從2010到2017,我們已經攜手走過了7年。
春去秋來,汽車在更新迭代。
有了一位又一位優秀設計師的陪伴和支持,
CCDIS才能走得這么久、這么遠。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位老朋友,
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技術中心設計部總監邵景峰。
在今年的論壇上,他不僅會就“匠心”主題分享自己的設計理念,而且還會擔任“戰略”專題演講環節的主持。想必在兩天論壇上,嘉賓之間一定會碰撞出一些別樣的火花。
接下來是邵景峰總監在8月中旬與“創意志”記者的采訪對話,讓我們提前一探自主品牌設計掌舵人的獨特想法。
隨著各項技術的飛速發展,汽車行業也在不斷給予世人驚喜和期待。在暢想未來的同時,更需腳踏實地環顧當下。汽車設計領域,尤其是中國自主汽車設計行業,正在用自己的努力,扎實地一步一步做出改變和發展。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技術中心設計部總監邵景峰,正是其中一員先鋒。
邵景峰
§ 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技術中心設計部總監
§ 中國著名汽車設計師
§ 全國勞動模范
§ 榮獲“上海市十大高端創意人才獎”、“中國汽車工業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2016年度中國最佳汽車設計師”等榮譽稱號
§ 他設計的互聯網汽車榮威RX5獲得如德國IF工業設計獎等多項權威設計獎
設計盡量滿足更多人的需求
現在中國消費者的購車目的,多是出于整個家庭的使用需求,其中涵蓋了不同身份、職位、年齡的人群。這不僅對汽車容量和汽車功能提出了新要求,而且也需要汽車具有符合更多人審美的外觀。由此,邵景峰意識到對于品牌能否成功而言,設計出盡量滿足更多人需求的車型是何等重要。
Q:您設計過朗逸、帕薩特、榮威等車型,一路走來,您形成了怎樣的設計理念?
A:從大眾到上汽,每個產品本身就具有不一樣的設計風格和要求,同時每個品牌、每個產品都蘊含著設計師自己的個人風格。
目前,國內職業汽車設計師并不多見。這是一個新興的行業,甚至帶有神秘色彩。很多人以為,從事這份職業就是在設計概念車,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天花亂墜的車型和引人注目的設計,其實這是錯誤的印象。這只是職業汽車設計師工作中的很小一部分。在我看來,就某種程度而言,設計驚艷的概念車車型,比設計一款“普通”的車型“簡單”。這里的“普通”車,是指能被較多消費者接受并愿意購買的車。這種車型的設計難度更大。
18年的設計經驗積累,使我逐漸對這個四輪交通工具形成了專屬的設計理念。在中國城鄉差異較大的國情下,設計出能夠盡可能滿足不同層次需求的產品,則更具價值。所以,我的設計不會只滿足某個群體的審美訴求,也不會追逐易被更替的時尚潮流;而是擴大產品接受度,使之符合更大范圍消費者的審美需求,能夠讓當下的年輕父母,甚至祖父母輩都接受和喜愛,我把它定義為國民需求。
榮威RX5
就如榮威RX5,它具有時尚美觀的外型,高端舒適的內飾,還具有性價比高、車型大、適合家用等特點,能較好地滿足整個家庭各個年齡層的人的需要。我的設計初心是讓更多的消費者接受我的產品,無論車上貼有何種標志,具備何種特殊功能設計,這一點從未改變,十幾年如一日。
設計是對中國消費者心理的把握
通過與專家學者共同深入研究中國人的審美沿革,邵景峰深刻地理解到在中國消費者的內心深處,講求“安”的傳統中式審美和心理訴求根深蒂固。這種“安”,是大概念的安全性,既包括車體外觀所帶來的安全感、大氣感,也包括車自身性能的高質量。
Q:上汽設計中心一直在做消費者生活習慣的趨勢研究。您覺得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和他們對汽車的需求有怎樣的內在聯系?
A:汽車畢竟不是快速消費品,所以汽車設計也不可能如同快消品那樣,不斷迎合消費者多變的口味和時尚需求。相反,我認為中國家庭的汽車消費是比較理智的,因為它可以算作在購房消費之后的第二大消費支出。中國消費者購車時一定會更為慎重,甚至考量整個家庭成員的需求和意愿。
正因為慎重的心態,所以中國消費者在選車購車過程中,內心傳統的中式審美心理將會充分激發和顯現。這不僅體現在中老年消費者身上,年輕消費者也是如此。很多人對后者進行風格界定時,會用“前衛”、“自由”等詞匯。其實這些詞匯形容的只是他們表面。事實上,在他們愛玩、愛自由、愛時尚的光鮮外表背后,也有對家庭的顧及,以及對工作的考慮。這種傳統的中式思維其實根植于他們的基因,在慎重的選車購車過程中,往往就會顯現出來。具體地表現在車型選擇上,他們就可能選擇大眾能接受的、家庭可共同使用的、中國人普遍喜歡的款式。一種設計理念的形成,不僅要和消費者具象的愛好有關,其實更是受消費者深層次的審美影響。
中國消費者最大的訴求點是在于對高速運動代步工具的安全性的考量。這個安全性包括車自身性能的高質量,也體現在車的外觀給所帶來的心理上的安全感。很多時候,安全外觀是一種抽象概念。如果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中國人認為的“安全外觀”,最合適的就是“大氣”。用人的面相來比喻,三角形車燈就屬于令人感覺不舒服的“相”。我個人喜歡的是陽光、自信的車型,用中國人的審美來說,就是“大氣”,整體感覺非常舒服。
另外,政策的變動也會影響我們對受眾的分析。比如二孩政策放開后,我們對未來家庭的購車進行了新一輪的需求分析。因為一款車的開發周期為三年,所有元素都需要被提早考慮和計劃。
邵景峰團隊對汽車外型的不斷打磨
中國設計師的頻頻獲獎,不僅標志著中國自主設計研發的汽車產品已經達到國際認可的高度,還給予了中國的整個設計創新領域更大的信心和更強的發展動力。但是,針對如何在汽車設計上使用中國元素的課題,邵景峰認為不能簡單地摘取中國某一時期的文化元素,而應去研究中國人審美背后的內因,并提煉中國文化元素所包含的深層含義。
Q:去年,您獲得了由全球著名的汽車設計專業雜志《Car Styling》評選的“2016年度中國最佳汽車設計師”大獎。這次獲獎對于中國的自主設計有著怎樣的意義?
A:《Car Styling》創刊46年,是全世界最專業的汽車設計媒體之一。這本雜志上第一次出現中國汽車,是1995年對國產車“小福星”的報道,那年我還在上大學。這本雜志第二次出現中國汽車設計,就是2015年我設計的榮威VISION-R概念車,該雜志還為它頒了獎。2016年,我被該雜志評為“年度最佳設計師”。這些獎項為中國汽車行業帶來了國際關注度。中國設計師榮獲了日本汽車雜志設計獎、德國紅點設計獎……這些獎項說明中國設計師的進步和發展已經被世界所認可。這使得中國的汽車設計師們更加敢于走出國門,并發出自己的聲音。
正如我不斷為自己所參與設計的汽車品牌發聲,我也呼吁中國設計師們務必發出自己的聲音,把對消費者的理解、設計訴求、設計戰略表達出來,而不要躲藏在西方的評判標準之后。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車需要主創,才能掌握中國汽車行業的話語權。也唯有如此,才能使中國的汽車制造行業良性發展。事實上,這一點并不只是面向汽車設計行業的同仁們,更是對廣大中國設計師們而言的。我們不應盲目相信只有西方文化的參與介入,才能讓自己的品牌被消費者接受。我們自己的設計也可以獨立掌握市場,我們要更加自信。
VISION-R概念車核心設計團隊合影
Q:您認為“中國設計不等于中國元素”。那么怎樣的中國元素是符合中國設計的?
A:實話實說,當前如何明確定義“中國特色”的汽車存在困難。相較于德國的精細、美國的硬派、英倫的高雅、意大利的隨性、法國的浪漫、日本的小巧,中國車的特色很難捉摸和定位。因為中國文化中不張揚的中庸之道和處世哲學,本就很難用一個詞語或者元素來概括。
還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認為在現代工業設計上加上農耕文明時期的紋飾,就是一種中國元素和特色,我認為這很荒謬。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歷朝歷代不同時段都有自己的文化元素,所以選用某一時期的紋飾去概括和代表當代中國的特色是十分膚淺的。
在我看來,未來有可能出現在市場上的中國特色和風格,是簡約卻不失大氣,在細節中體現精致工藝。中國可以憑借巨大市場來影響全球的審美趨勢。所以我對于中國成為未來全球汽車設計的策源地確信不疑。人們來到一個新的城市,除了欣賞建筑,還會關注到這個城市街道上跑的車。我希望這些車流之中,更多出現中國設計師自主研發和設計的作品。它們既能美化城市的流動風景線,同時又對城市節能減排做出貢獻,對設計關懷城市肩負起自己的責任。
“中國智造”將引領汽車市場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創新和進步,關于未來汽車的設想正在逐漸化為現實,其前景令人遐想萬千。汽車將成為移動智能終端,同時形成以地圖和大數據為核心的完整生態。
Q:您提到過“互聯網概念車”、“互聯網造車”。您覺得互聯網會如何“造車”?另外,互聯網會如何影響未來的出行方式?
“互聯網X新能源”概念車研發過程
A:互聯網概念車正是我們對汽車未來發展“四化”的設想之一。這“四化”分別是: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和智能化。至于互聯網概念車方向,上汽和阿里正在開展跨界合作,打造“活的互聯網汽車”。其核心競爭力,在于首個為汽車而生的互聯網智能操作系統——YunOS for Car系統。以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為基礎,與高德地圖、支付寶、蝦米音樂等阿里系App聯動,融合了導航、天氣預報、信息推送、音樂等多種功能,用戶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下都能享受到豐富的多屏互聯體驗。最終,YunOS的互聯網汽車將會構建出以汽車為移動智能終端、以地圖和大數據為核心的完整生態。
未來真正的互聯網車,會自動識別用戶的身份,通過手機、穿戴式設備以及其他行為習慣確認是否為其認證成員。汽車的鑰匙可以是手機,智能手表,甚至可以是指紋。當車輛接入了互聯網,一切就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包括車輛的位置、狀態,目的地和導航路線。云計算會結合你的習慣推薦最合適的路線;地圖能帶你到最方便的停車場;進出停車場時云系統會自動結賬,既不用找零,也不用排隊;云系統甚至還會定期自動檢測車輛健康狀況,按照車況提示保養時間和相關項目。基于龐大的用戶群體,上汽運用用戶數據,分析行為習慣,通過“實時在線”的互聯網汽車云平臺計算能力,讓設計師們更為準確地了解用戶需求。
校企聯手,助推中國汽車設計人才涌現
對于中國汽車設計人才的培養,邵景峰心懷責任。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和號召力集結各方力量,給予創意人才更多自由空間和展示機會。因為創意不易,需要全社會的珍惜,并且常懷敬畏之情。
Q:至今,上汽已經舉辦了五屆“上汽設計國際挑戰賽”,該賽事培養了一大批中國汽車設計人才。對此,您覺得哪方面最為關鍵?
A:上汽設計大賽和高校有著緊密聯系。高校通過大賽可以了解企業需要怎樣的人才,能幫助學生盡早接觸社會,做出相應的提升和改善。同樣大賽也能夠將上汽真心實意做設計,真刀真槍做“中國智造”的價值觀傳遞給汽車設計和汽車工業的相關學生。目前,這些理念也傳播到了海外,因為海外各大學院同樣設置了關于上汽的課題研究。我們愿意給全球人才提供更大的舞臺和發展空間。
第四屆上汽設計國際挑戰賽選手和模型合影
對于中國汽車人才的培養,實戰至關重要。上汽會第一時間給予未來汽車設計人才整車開發的機會,讓他們盡早地去接觸整車開發,和工程、市場、質保等一大批運營部門直接溝通,在實戰中調整設計思路,調解各方矛盾和阻力,真正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對于他們積累經驗,更好發展提供了極大幫助。
CCDIS | 2017年11月9日-10日
我們在上海國際汽車城等你
· 30+ 國際一線汽車設計界代表發表未來設計觀點
· 150+ 全球整車企業設計專家
· 500+ 國內外整車及配套企業各相關跨界行業代表參會
大會贊助商
CCDIS2017福利 - 迎十一,慶國慶抽大獎,得好禮,點擊以下鏈接抽獎即有可能獲得免費參會,更多福利等你來拿。
http://www.ourpolaris.com/draw/act/2.php